运动本该是强身健体的好事,但有些运动方式却可能让心脏"很受伤"。最近某三甲医院心内科接诊的病例中,约30%的运动相关不适都与不恰当的运动方式有关。那些你以为很燃脂的运动,可能正在悄悄伤害你的心脏。
一、最伤心脏的两种运动方式
1、突击式剧烈运动
平时久坐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,心肌需氧量瞬间激增。这种"周末战士"式的运动模式,会使血压急剧波动,增加心肌缺血风险。尤其是有潜在心血管问题的人群,可能诱发急性心梗。
2、过度耐力运动
连续运动超过2小时不休息,心肌会产生过量自由基。马拉松等超长耐力运动后,部分运动员会出现暂时性心脏功能下降,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达50%。
二、运动时心脏发出的求.救信号
1、异常胸闷胸痛
运动时出现压榨性胸痛,或左肩背部放射性疼痛,要立即停止运动。
2、莫名头晕目眩
排除低血糖因素后,运动中出现持续眩晕可能是脑供血不足。
3、心率恢复异常
停止运动5分钟后,心率仍高于静息心率20次/分钟以上需警惕。
三、心脏喜欢的运动方案
1、循序渐进原则
从每天10分钟快走开始,每周增加5分钟运动时长。6-8周后再尝试间歇训练。
2、黄金运动时段
下午4-6点人体核心温度最高,肌肉柔韧性好,心血管压力较小。
3、科学监测方法
运动时能用完整句子交谈的强度最安全。佩戴心率带保持心率在(220-年龄)×60%-80%区间。
四、特殊人群运动指南
1、高血压患者
避免憋气发力动作,推荐游泳、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。运动前血压超过160/100mmHg应暂缓锻炼。
2、糖尿病患者
随身携带糖果,避免清晨空腹运动。注意检查足部,选择减震好的运动鞋。
3、肥胖人群
优先选择游泳、椭圆机等对关节压力小的运动,避免跑跳类项目。
运动后记得做5-10分钟舒缓拉伸,帮助心率平缓回落。如果出现持续心悸或夜间平卧呼吸困难,建议尽早就医检查。记住,适合别人的运动方式未必适合你,找到让身体舒服的运动节奏才是关键。现在就开始调整你的运动计划,给心脏一个温柔的拥抱吧!
温馨提示:内容中医疗科普知识仅供参考,不构成用药指南,不作诊断依据,无行医资格切勿自行操作,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。